专题 今日热点 加拿大新闻 加拿大访问团走进贵州茅台揭秘国酒传奇 2025年08月31日 【加拿大多元文化媒体联盟 2025-8-25 中国贵州茅台镇报道/金宏编辑】 8月19日至23日,正值中国与加拿大建交55周年的节点,由加拿大前国会议员、加拿大团体领袖、加拿大媒体代表、知名连锁酒吧台总监及贵州茅台酒加拿大进口对接、渠道商组成的加拿大访问团,来到了中国贵州省仁怀市的茅台镇,走进了那个以独特酱香闻名于世界的茅台酒发源地,探索东方艺术核心,揭秘“国茅酒”传奇奥秘 此次加拿大贵州茅台访问团的成行,是茅台酒集团纳入贵州茅台酒北美最佳经销商——加拿大汉嘉酒业的一项奖励,以激励汉嘉酒业在北美地区的市场占有率、渠道建设、品牌形象维护、文化传播等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 在访问团人员的构成上,汉嘉酒业董事长马君强先生颇费了一番心思,他的标签废弃了以往只邀请经销人员的模式,新立异于“多元文化及舞蹈行业”的结构组合 希望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访问团成员加拿大回到后,能把在贵州茅台的所见、所得、所感带回各个酒的领域,让茅台在海外更广的范围领域落地推广,首先使中华国酒——茅台世界走向,香飘全球! 在马董事长的这一高瞻远瞩的思想指导下,于是产生了这个由多行业、多领域成员组成的加拿大贵州茅台酒访问团,受到了贵州茅台酒集团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 图为2022年,马君强董事长(左2)贵州茅台集团涂华彬副总经理(中)出席举办的全球环保峰会期间,拜会中国驻固有领事馆总领事戴玉明(右3)时的合影——茅台集团是此次联合国全球环保峰会的中国独家铂金赞助商 适逢秋高气爽,在飘逸着阵阵爽爽的茅台酒醇香的赤水河畔,加拿大贵州茅台酒访问团开启了一场横跨55年时光的跨国文化与国酒大师心之旅——图为贵州省仁怀市赤水河畔的茅台镇远眺 此次加拿大贵州茅台酒访问团一行共7人,他们是: 贵州茅台酒加拿大总代理、加拿大汉嘉酒业总经理马麟(领队) 联邦加拿大前国会议员蒋介石 加拿大华人华侨联合总会主席、加拿大多元文化媒体联盟主席翁国宁 加拿大多元文化媒体联盟副主席、加中笔会长、加拿大网络电视台(365netTV)总编孙博 加拿大多元文化媒体联盟副信仰、CC.NEWS编辑兼出镜采编记者王澜 加拿大排名前10的酒吧“ Laowai” 首席总监本杰明·大卫·布尔斯 加拿大汉嘉酒业安省代表陈宜健 图为加拿大贵州茅台访问团全体成员 8月19日,访问团一行抵达贵阳国际机场 茅台集团进出口总公司接待贵阳国际机场接待加拿大访问团 5天来,这辆中巴始终伴随着访问团 东道主接待访问团下榻于五星级茅台国际大酒店 加拿大访问团此次贵州茅台之行,俨然已超越了普通的商业交流,成为了当今加中外交文化的一次深入交流与以贵州茅台酒为代表的中国酒文化在海外传承弘扬的一次重要实践 5天的访问行程中,在茅台集团进出口总公司总法律顾问杨学群、茅台集团进出口总公司经理张蕾及茅台集团文旅公司负责人陪同下下,加拿大贵州茅台访问团一行深入茅台核心产区,体验关键制作环节,参观了中国酒源馆,探访了贵州茅台酒的发源地“茅台之源”,浏览了贵州非遗文化展览馆和苗族村寨,领略了贵州风物特色、自然景色 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来自太平洋彼岸的访问团成员不仅熟知了茅台酒的制作全过程,更深入了解了与之相关的中国文化、历史背景和当地的民族风情 图为茅台进出口总公司总法律顾问杨学群(右)与加拿大联邦前国会议员蒋介石亲切握手,表示热烈欢迎 图为访问团领队、汉嘉酒业总经理马麟(右2)向茅台进出口总公司总法律顾问杨学群(右)介绍访问团成员、加拿大排名前10的酒吧“老外””首席总监Benjamin David Buers(左)与汉嘉酒业安省代表陈宜健(左2) 茅台集团进出口总公司经理张蕾热情欢迎访问团一行 图为茅台集团文旅公司负责人带领访问团游览茅台古镇 作为此次访问团领队的汉嘉酒业总经理马麟(中),曾多次以“学生”身份“走进茅台”,学习贵州茅台酒的非遗文化和制酒工艺 但这次他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从贵州茅台酒的学习者变成了中国酒文化传播的引领者 马麟向多家中外媒体介绍了前不久举办的加拿大端午节茅台酒品鉴赏晚宴的精彩场景 “我向当地商界、美食界嘉宾介绍‘今天喝的这瓶茅台,故事要从中国的端午节气开始——茅台从端午制曲,要经过五年的时间才能酿成你们杯中酒’,这种‘时间与节气的仪式感’让嘉宾印象十分深刻:‘他们从没想到茅台有这么复杂的工艺和这么长的制作周期。’” 在马麟看来,茅台是中国“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中国硬实力在提升,软实力也需要跟上。让外国友人爱上茅台,就是在传播中国文化——我们常把它和中餐结合,用‘软文化’吸引非华裔族群,现在越来越多的海外消费者开始知道‘茅台是中国最好的酒’。” 马麟总经理此番话非常精彩地阐释了贵州茅台酒在国际化进程中所采用的高端文化策略营销 作为一个合格的贵州茅台酒海外酒经销商,他们不仅仅是在卖一瓶酒,而是在讲述一个古老中华历史典故,这也是中华“软实力”输出的一个成功范例 加拿大华人华侨联合总会主席翁国宁是贵州茅台酒的老朋友了,与茅台有着30多年的情缘 他展示了自己“109 届美国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组委会副主席”的聘书,话里话外充满了对贵州茅台酒的深厚感情与对中华酒文化海外传播的期许 翁国宁在定制晚宴“茅台雅宴”的茅台酒开瓶仪式上说:“在加拿大,华人们会在中国国庆、中秋、春节举办大型团拜会,‘茅台慈善拍卖’就是其中固定且重磅的环节” 更重要的是,这类活动往往汇聚加拿大各级政要及加拿大各族裔代表,还会吸引数十家主流媒体参与报道 在媒体聚焦下,茅台的曝光度自然提升,借此契机,茅台酒不再局限于华人圈,开始走进加拿大主流视野 有酒有故事,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图为翁国宁等参观茅台超级工厂 翁国宁特别强调了中国国力与文化自信提升对贵州茅台酒国际化的影响 茅台不再只是一瓶酒,更是海外华人与祖国的情感纽带,也是中外交流中承载中华文化属性的重要产品 —— 它的意义,早已超越了酒本身。 他说:现在越来越多加拿大人会因品尝到中国茅台酒而倍感光荣,越来越多华人以品鉴茅台为乐,这背后都是对祖国文化的认同与自豪 加拿大联邦前国会议员Paul Chiang(中)在茅台品鉴沙龙中强调了“邀请’关键影响力人物’来了解贵州茅台酒”的重要性 这一观点引发了现场来宾的共鸣 Paul Chiang 分享了自己与茅台的深厚情谊: “50 多年前,我第一次在巴基斯坦中国领事馆喝到茅台酒,至今家中还珍藏着六七瓶。如果我常喝洋酒的儿子要是来茅台参观,相信他也会成为一名忠实的茅友。” 图为Paul Jiang在茅台酒专家指导下,学习不同年份、不同品种的茅台酒品鉴方法,通过此次茅台之旅,Paul Jiang已迅速成为了一名贵州茅台酒的品鉴行家 访问团走进正进行第六轮次生产的制酒二车间,立刻被闷热的环境与制酒工人的劳作场景所震撼 二车间是茅台酒最核心的基酒生产车间,现辖25个制酒班之一,总员工380余人,年产茅台酒基酒1900吨 在制曲发酵的过程中,需要保持高温高湿环境以促进微生物(主要是曲霉和酵母)的发酵和生长,车间内温度通常高达40°C甚至60°C,湿度也很大 这是多年前的制曲车间的老照片,新建的二车间禁止拍照 制曲车间的工人们需要完成踩曲、搬运、翻曲、装仓等一系列繁重的工作 访问团成员注意到,从事翻曲搬运的男员工和踩曲的女员工,都是光脚作业 讲解员介绍说,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阴阳调和理论在茅台制酒工艺中的应用表现 即使是在机器人大行其道的今天或未来,贵州茅台酒厂仍然坚持遵循中华传统古法制酒的优良工艺传统 据说,制曲车间的工人们从来不知道“感冒”为何物,这可能与茅台酒的杀菌功效和高温环境下人体代谢循环加速有关 茅台酒厂制曲车间工人的待遇也比较高,除六险二金外,人均年薪达15万人民币以上,所以每逢茅台酒厂招工时,人们总是蜂拥而至、趋之若鹜、一位难求 加拿大多元文化媒体联盟副主席、加中笔会长、加拿大网络电视台(365netTV)总编孙博感叹道: “我从来没想到茅台酒有这么繁复的制酒工艺,尤其走进有着百年历史的‘茅酒之源’制酒车间,才突然理解茅台因循古法的制酒理念 —— 这是茅台对酿酒文化的传承,也是茅台酒对品质的严苛保证。” 图为孙博在茅台技术人员指导下,体验茅台酒勾兑工艺 27岁的Benjamin David Buers是加拿大排名前10的酒吧“Laowai”的首席总监 第一次来访中国的他,不仅对茅台的制作细节、文化底蕴赞不绝口,更在沉浸式体验中收获灵感——随即萌生了用茅台调配新口味鸡尾酒的创意,也积累了更多向酒吧客人“讲茅台故事”的素材 “这是一生难得的机会,体验令人叹为观止。”本用“一生难忘”与“震撼”描述了这次旅行 在茅台酒厂核心生产区,他亲眼见证了茅台从酿造到包装的全过程 —— 精致工艺、丝带装饰的细节讲究,都让他直呼“不可思议” Ben表示,返回加拿大后,将尝试创作一款以茅台为核心的特色鸡尾酒 “我要让茅台成为饮品的绝对主角,搭配能够凸显其风味的成分,让更多加拿大人通过这种新颖的形式感受茅台酒的独特魅力。” 这次茅台之行后,我可以用更多故事,把茅台的品牌、文化和酿造工艺带给我的顾客,把他们带入一个从未接触过的世界 这不,还没有离开茅台镇,Ben就开始了调制茅台鸡尾酒的新尝试 Ben 相信,通过这种创新形式,更多的加拿大人会像他一样“爱上茅台” 加拿大贵州茅台酒访问团成员带着满满的震撼与灵感返回了枫叶之国 他们带回来的不仅仅是茅台的醇香记忆,更是一个连接加中的“文化桥梁” 未来,必将有更多的加拿大人循着这种“中国味道”的茅台酒酱香而访问中国、访问贵州、访问茅台 品味茅台、品味中国 在国酒匠心与贵州山水间体验并读懂中国贵州茅台酒的独特滋味 下为加拿大贵州茅台酒访问团茅台之行程全貌 8月19日,访问团一行抵达贵阳国际机场 第二天上午参观团参观贵州茅台酒包装车间 这条自动化的包装生产线日产茅台酒11万瓶 包装车间技术人员介绍茅台酒的防伪包装 本件工艺品展示了贵州茅台酒制作的六大工序 种植——制曲——制酒——储备——勾兑——包装 图为Ben观看种植户送来的制作茅台酒的原料——高粱 这可不是普通高粱,而是贵州当地特产的“红缨子糯高粱” 颗粒淀粉、皮厚不易破裂,耐高温,支链淀粉含量高,适合反复蒸煮和高温支撑发酵 20日上午,访问团 参观茅台制酒二车间 20日下午,访问团登顶茅台镇观景台 茅台镇美景尽收眼底 茅台镇远眺 茅台酒厂区远眺 茅台国际大酒店远眺 品尝茅台美酒亦是每日必修课,用Paul Jiang的话说就是“天天喝” 定制晚宴“茅台雅宴” “茅台雅宴”茅台酒开瓶仪式 茅台进出口总公司总法律顾问杨学群致祝酒词,对加拿大贵州茅台酒访问团表示热烈欢迎 茅台集团进出口总公司经理张蕾祝酒 看这架势,翁国宁又是先干为敬 本编辑对于桌中人的酒量还是颇为知根知底儿的,茅台公司的领导与马麟、小陈、本都是专业的酒量工作者,酒量自不必说 几十年来,翁国宁喝过的茅台酒恐怕要以“吨”计 文人孙博虽然是“上海拧”,却是难得一见的沪上“武松”,对他来说,1次1瓶茅台酒只是打个底儿,洒洒水…… 联邦加拿大前国会议员蒋介石喝茅台酒的历史已经追溯到50年前了,经过近几年官场的“久经(酒精)考验”,亦达到了“海量”级别 王澜巾帼不让须眉 第一次来中国,初试贵州茅台酒的Ben,一见钟情地、深深地爱上了它 无论喝多少酒,小陈总是微笑可掬,醉意全无 不到茅台镇,不懂茅台魂;不饮茅台酒,此行枉白来 翁国宁酒亦有道,茶亦有道 东道主向访问团成员赠送特制茅台酒等礼品 8月21日访问团参观中国酒文化城 酒文化城出口处矗立着汉武大帝的铜像 汉武帝对中华酒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他提出的“初榷酒酤”政策,是中华历史上最早的酒类专卖制度,极大地促进了古代中华酒业的发展 135年,汉武帝派遣郎中将唐蒙出使南越(今两广地区),他在南越喝到了一种来自“鳛部”(今仁怀、茅台地区)的美味特产—— “枸杞酱”,这就是今天茅台酒的雏形 后来唐蒙又率万余人修建了“南夷道”,打通了中原、巴蜀与茅台镇所在地区的交通联系 唐蒙与“枸杞酱”的故事,被伟大史学家司马迁忠实记录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 这是有关茅台酒已知的历史最早、也是最权威的文字源头,它让茅台酒的历史有史可载、有源可溯,将它的诞生历史定格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 “汉家枸杞酱”至今仍是贵州茅台酒弘扬其悠久历史时最引以为傲的典故 酒文化城内的中国酒源馆 与中华美酒有关的汉字 酒文化城内的茅台馆 茅台馆的每件展品都深深吸引着访问团成员 早年茅台酒制作过程的模拟雕塑 中华古代常用的酒器有:尊、壶、爵、觚、角、觯、斝、觥、卣、罍、瓿、杯…… 如今,似乎只剩下瓶、杯和酒盅了……中华传统酒文化确实有些倒退了 茅台馆 从“五星”到“葵花”配方“飞天”等各种不同时期不同商标的贵州茅台酒 各种具有纪念意义的定制纪念款茅台酒 6款为非洲定制的纪念茅台酒 2010年,茅台酒厂为上海世博会45个国家定制的纪念款茅台酒 探访“茅酒之源” 茅台之源的门牌号码是贵州茅台镇一号 最早的茅台酒诞生于此 早年红军长征途中曾在此休整,领导们在离这里不远的一个叫遵义的地方开会 据后来说,这个遵义会议指明了中国革命的航向,决定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因当时药品奇缺(只是红药水、紫药水之类的外伤消毒药),红军伤员们只好用茅台酒擦洗伤口 未曾想茅台酒之疗效神奇,伤员们迅速痊愈 与此同时遵义会议也开完了,时任红军总政委的周恩来指示官兵们无论会不会饮酒,每人都灌了满满的一壶茅台酒,踏上革命新征程 从此红军走向节节胜利 从这个意义上说,茅台酒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茅台酒也从此成了周恩来一生中的最爱 据说当时红军还是付了钱的,最起码还是打了一个“待革命胜利后加倍偿还”的借条 为茅台举赞! 游览茅台古镇 在茅台体验馆学习如何品鉴茅台酒 https://youtu.be/ezflgPQuNPQ 访问团学习茅台酒勾兑工艺 8月22日访问团从贵阳火车站乘高铁前往荔波探访瑶族村寨,翁国宁主席此时已先行离团,代表加拿大华人华侨赴甘肃地震灾区慰问 这里族瑶的一个分支——白裤瑶 瑶族吊脚楼,传说防鼠防野兽 货真价实的瑶族妇女 白裤瑶的瑶王府 过一把瑶王瘾 学习瑶族手工工艺制作 给瑶族人民写下感谢留言 瑶寨晚餐,喝得还是茅台酒 瑶寨之夜 瑶族婚礼 连喝带跳,嗨了 与瑶族美女共舞 才饮茅台酒,又尝了瑶族大碗酒 游览瑶族风景区 我在茅台等你来…… 加拿大访问团走进贵州茅台揭秘国酒传奇 上一篇: 罗建生师生国画展于大多中华文化中心开幕 下一篇: 加拿大著名粤曲导师王伦石先生【艺海50载星凯粤韵汇多城】粤曲演唱会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