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外媒看两会|中国机构改革向外界传递明确信号,彰显中国改革的决心与底气

【CC.NEWS 特派记者2023-3-北京人民大会堂报道】
中国全国两会持续吸引世界目光,中国机构改革向世界传递明确而重要的信息,让世界了解到了中国改革的决心与底气,引发了海内外高度关注。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7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受国务院委托,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作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记者现场了解到,这次中国机构改革,重点是加强科学技术、金融监管、数据管理、乡村振兴、知识产权、老龄工作等重点领域的机构职责优化和调整,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记者还了解到,3月9日下午3时,代表团全体会议将审议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草案。3月10日上午9时,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会议内容的第一项是表决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草案。
自此,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九次大规模机构改革脉络已基本明晰。记者发现,对外界而言,透过该方案,能体认当下中国最高决策层基于忧患的战略清醒,更科学、高效、协同、完善的机构改革方向,也展现出中国改革持之以恒的决心与底气。
中国机构改革:发力重点领域,酝酿“提效攻势”
这次中国机构改革发力多个重点领域,力图通过一场提升治理效率效能的改革“攻势”,解决那些事关重大、社会关注的难点问题:
——科学技术:优化创新引擎,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表示,科技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面对国际科技竞争和外部遏制打压的严峻形势,必须进一步理顺科技领导和管理体制,更好统筹科技力量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攻坚克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方案拟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其具体管理职责被划转。在调整的同时,科技部战略规划、体制改革等一系列宏观管理职责得到强化,并将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金融监管:坚守风险底线,增强防范化解风险能力
为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解决金融领域长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针对金融监管领域提出六项改革举措,包括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基础上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由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统筹推进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改革、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加强金融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统一规范管理。
  此次方案拟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进一步解决监管职责不清晰、交叉监管和监管空白问题,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
  此外,证监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等措施也箭在弦上。无论“新机构”的设立、还是“老机构”的调整,都透露出同一个信号: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数据管理:力促高效流通,统筹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还组建了国家数据局,作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的国家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把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承担的研究拟订数字中国建设方案、协调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信息化、协调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协调国家重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共享、推动信息资源跨行业跨部门互联互通等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的统筹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组织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建设、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建设等职责划入国家数据局。这些关系和职能被进一步理顺,将有助于打破“数据孤岛”,充分实现数据要素流动的安全畅通。
——乡村振兴:巩固攻坚成果,汇聚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还提出,国家乡村振兴局职责划入农业农村部,在农业农村部加挂国家乡村振兴局牌子,不再保留单设的国家乡村振兴局。优化职责后的农业农村部,要继续加大对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帮扶力度,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的过渡期内,有关帮扶政策、财政支持、项目安排保持总体稳定,资金项目相对独立运行管理。
  此番调整意味着中国将更统筹地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过程中,整体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知识产权:“升格”回应关切,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肖捷表示,为适应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内在需要,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将国家知识产权局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管理的国家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商标、专利等领域执法职责继续由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伍承担,相关执法工作接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业指导。
  ——老龄工作:完善工作机制,求解“老有所养”更多答案
当老龄化成为中国的基本国情,老有所养也成了一道民生待解难题。中国着眼于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更好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方案作出一系列安排。包括拟将国家卫健委的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承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具体工作等职责划入民政部等。
此外,这次中国国务院机构改革的重点还包括国家信访局由国务院办公厅管理的国家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人员编制统一按照5%的比例进行精减等。
从机构改革看中国改革的决心与底气
这是中国自2018年以来的又一次深层次改革,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集中部署,必将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简政与高效并重
梳理改革方案十三项内容可以看出,这轮改革延续了以往历次机构改革的一大特点,简政放权。任何机构改革,都会致力于精兵简政,此次也不例外,按照目前的方案,按5%比例精简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编制,力度确实不小。这也意味着,严格控制编制人数,减少财政供养,将是中国未来的改革重点。
但如果仅仅只是从放权、限权的角度来看中国机构改革,未免过于简单化。从组建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组建国家数据局等具体来看,机构改革方案在“放”的同时也强调“收”,机构职能实现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更加注重科学优化与统筹高效,以更好应对中国当前面临的风险挑战。
决心与底气皆备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但国际社会逆全球化、保守主义的倾向却更明显,相应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质疑声也有放大。本次机构改革可以被视为一次正面的回应。其实,过往四十余年,中国政府机构几乎每五年一次大规模重组,“持之以恒推进触动政府自身利益的改革”以一种毋庸置疑的方式被充分表达,向外界释出明确信号。
改革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因为一定会触动利益,这是改革的难点,也是改革的必要性。一方面,经过多年运行,以往的一些机制体制渐渐会出现不合理的地方,亟待理顺和完善;另一方面,不合理的职能不仅不能推进工作,反而会固化利益,影响效率。
机构改革是一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需要不断进行调整。目前而言,中国推进体制改革,除了在国家部委层面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外,各地各行业也要按照中央的总体要求和安排部署,积极行动起来,扎实推进地方的各项改革。此前,已有一些县启动了地方的机构改革,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可以说,整体推进中央和地方各级各类机构改革,实际上也是此次机构改革能否收取全功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