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摘

陈国治专栏:谈判的底气

特朗普上台一百日,呼风唤雨,拿着那根关税大棒,把这个世界敲得头晕眼花。

连我们加拿大刚刚选出的新总理卡尼,还没正式上任,就立刻去华盛顿晋见特朗普大人,而其中一个议题竟然是:加拿大是不是应该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

火烧旗杆,不禁长“叹”一声!真是十分无奈、无限辛酸。没办法,前人把加拿大的“鸡蛋”差不多全都放在美国的篮子里。

如今要解决这个困境,实在是非常困难,只能忍辱负重,避重就轻,见步行步。

这根“关税大棒”打得最狠的,其实不是加拿大,而是中国。

自从中美双方你来我往地不断加码关税,20%、50%、100%……

接着就是各种放风、新闻造势,终于约去欧洲会面,谈判结果,却令全人类大跌眼镜,中美各自退一大步,结果竟然远超预期。

特朗普的1.0(2016年),中国在关税问题上可以说是做了一定的让步。但这次2.0,中国态度非常强硬,直接放话:要打,奉陪到底;要谈,大门敞开。

我对“奉陪到底,大门敞开”的解读是:中国并“不介意”脱钩。这可以说是极为强硬的表态。

但是想深一层,脱钩之后,损失的是几千亿美元的贸易额,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究竟中国的底气来自哪里,来抗衡这个经济深渊?

传媒说14亿人口红利是一个大市场、推广内循环,利用政策来鼓励消费,另外还有“一带一路”多年来的深耕,损失了美国的市场,打击当然巨大,但在周边和全球贸易领域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些都是中国强而有力的底气。

但我认为,另一个不可缺少、而且是非常关键的底气,那就是:中国人民的底气

其一,万众一心。在困难面前,中国人民展现出一种尊敬与从命并存的团结精神,愿意一条心帮助自己国家渡过难关,这种万众一心对抗外来威胁的底气非常强大。反观美国方面,金融市场反复波动,通胀上扬,群众示威抗议不断升级,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对比。

其二,承压能力。中国人对压力的承受能力是十分坚强的,甚至可以说是独一无二。最好的例子是几年前新冠疫情的时候,人民几乎足不出户,面对巨大生活压力,仍能坚持下去,依然配合有序,防控得力。这种秩序与自律,已经成为人民的一种文化和力量根基,甚为罕见。相较之下,在同样的疫情中,美国却出现了“戴不戴口罩都可能引发国家分裂”的荒诞情境,亦反映出美国社会承受压力机制的薄弱。

其三,经商精神。中国人喜欢做生意,骨子里有经商创业的精神,无论是阿根廷、非洲,还是中亚的不毛之地,只要有缝隙,就敢于“走出去”。世上每一个角落都有华人经商的布局,漂洋过海去寻找商机已成为人民惯性的民风,为其国家保持了经济韧性的底气。

其四,风险承担。在异国他乡经营生意,无论在安全、健康或失败方面,风险极高,但在风险面前,中国人不是天生乐观,而是习惯了“没有退路”的现实。哪怕语言不通、制度不同,也勇于承担风险。

其五,勤奋刻苦。几十年来,从一穷二白到国家富强、人民安康,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的勤劳刻苦。他们不怕吃苦,长期忍耐与付出,才换来今天的成就,这也是支撑其国家继续向前的民间底气。

所以说,在这场脱钩与关税博弈中,除了国家战略层面的决策,同样重要的是中国人民的底气,是他们让中国抵御外部冲击最坚实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