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作者:原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孙瑞祥(Jack Sun)】
2021年9月3日,秋季开学前夕,我来到阔别已久的天津师范大学,亲身感受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即将开启的新学期大学生活。
今天秋高气爽,早上八点多,我驱车从北门入校,先是亮出我的退休证以证明身份,门卫又查验了我的健康通行码和“绿码”,然后很有礼貌的放行了。
这是疫情爆发以来我的第一次返校,也是退休后第一次进校园,有一种久别重逢的小欢喜。
这是一个体量硕大的新校区,坐落在霍元甲的故乡精武镇,占地面积3500亩,2005年从市中心搬迁到这里。
我1982年入职天津师范大学,至今已有39年。
2019年底我到加拿大多伦多探亲,不曾想疫情把我困在异国他乡500多天,今日得以重返校园,感慨系之。
有一种亲切叫返校,一草一木总关情。
校园里的一切令我感到既熟悉又陌生,有一种一探究竟的情感牵挂和职业冲动。
驻车步行,首先走进劝学楼,这是我常年在此上课的地方。
看到一楼的部分教室开放,一些假期住校的学生正在安静温书,他们间隔而坐,井然有序。
黑板上有提示语:戴好口罩,注意通风,分散座位。
楼道里的电子屏正在滚动推出时事新闻,水房里的饮用水保持在100度。
我走进卫生间,地上无污渍,墙上无涂鸦,空气无异味。要知道,记者访厕所是一种职业习惯,从此一隅便可推及整体风貌。
漫步在初秋的校园,令人心旷神怡,两天后就要开学了,现在还是一片宁静。
一年前这里修建了塑胶步道,用红绿双色彩分出了上行下行线。步道很长,围着校园有一大圈,平日里师生们行走在步道上,一圈又一圈成为一道校园风景。
我特意在上面走了走,感到脚底下很扎实很带劲。不远处,几位工友正在挥动扫帚清洁道路、收拾落叶,秋意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显得别有景致。
早就听说校园里有一个网红打卡地,就在美丽的“金钥匙湖”畔。
这里有“鹅房宫”、和平鸽舍、小桥流水步道,师生们在朋友圈晒出了太多靓照,我急不可待前去一睹风采。
记得两年前的夏天,学校迎来了第一批“新同学”——黑天鹅和赤麻鸭。
随后是大白鹅、非洲雁、绿头鸭、和平鸽、大锦鲤……越来越多的小精灵在这里安营扎寨。
它们悠闲自得在湖畔漫步,在水中畅游,在天空翱翔,它们的存在为美丽校园平添了几分诗情画意。
此时,一对对年轻或年长的夫妇们带着小宝宝,在绿树成荫的“金钥匙湖”畔散步,那些可爱的鸭子们见状一拽一拽的围拢过来,唧唧喳喳像是在和亲人们诉说着什么。
浸润在如此田园美景之中,令我联想到同学们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实在是惬意的很。
校园里的这份宁静离不开保卫者的辛勤看护。在音乐厅一角的“校友林”里,我采访了正在执勤的安保尚先生。
他今年53岁,东北绥化人,在天师大当保安已有5年,女儿曾在此读书毕业。尚先生热情健谈,介绍校园保安工作职责时如数家珍,他说学校的安保制度非常严格,经常对他们进行岗位培训。
说话间,他拿起步话机向监控室报告:我现在从图书馆到兴文楼开始巡逻。
然后他走到一个固定位置再用步话机对着监控探头报告:音乐厅请拍照,以证明他正在岗位上。
道别后他还停下脚步转身告诉我,不要宣传,我们保安很低调。
其实,看上去宁静的校园此刻并不轻松,我了解到今天是开学前学校最忙碌的一天。
上午,学校领导带队检查疫情防控各项准备工作,下午,再次组织疫情防控综合应急演练,随后还要召开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视频会议,对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开学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
中午十分,我来到教工食堂,与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郭龙健、教务处副处长张国良等老师邂逅交谈,并与新闻传播学院陈娜副院长、刘杰主任共进午餐,终于品尝到向往已久的校园美食
。教工食堂是自助餐形式,我注意到这里的“光盘行动”很奏效,老师们都自觉落实。
在食堂,我还见到了刚刚检查完疫情防控工作的钟英华校长和梁福成、王群生、白学军副校长,并分别进行了简短交谈。
钟英华校长现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我们的话题自然提到了国际交流。
我介绍了我参与其中的国际数字化融媒体服务平台华人头条和华人头条多伦多通讯社相关情况,希望加强校媒之间的合作交流。
下午,我在学校操场一侧的“新闻园”里走了走,面对梁启超、范长江二先生雕像,勾起了我对许多往事的回忆。
在新中国新闻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天津师范大学是最早创办新闻学专业的高校之一,1959年创办了中国大陆第一个由师范院校设立的非师范类专业新闻学专业,具有开创性意义。
随后,我来到了坐落在图书馆旁边的新闻传播学院,迎面看到的是精心设计的院墙、院徽和院训“修德、立志、勤学、广闻” 。
这是我工作的地方,一种回到娘家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学院党委书记杨庆、副书记彭永刚、办公室主任白帆热情接待了我,杨庆书记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和开学迎新工作。
说着说着时间到了,下午学校要组织学生开学返校及疫情防控应急演练。
我跟随杨庆书记来到西门演练现场,看到有几十号人在此集结。按照预案,学生报到当天自西门入校,沿规定通道间隔1米排队,经过行李物品消毒、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核验“天津健康通行码”和“国务院客户端防疫行程卡”绿码、核验校园卡、测量体温等环节,依次有序进入学校。
对于在入校过程中发现疑似发热或健康码异常学生的应急处理,要做为重点推演科目。
带着满满收获离开学校已是傍晚时分,我的校园访问其实还没有结束。
当晚九时,在学校忙碌了一整天的校党委副书记宁月茹抽出时间与我通话。
我们是复旦大学校友,说起话来自然亲近一些。
宁副书记分管宣传、学生管理等工作,她告诉我,这几天将有包括新生在内三万两千多学生分期分批入校开学,要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责任重大,各部门都处在临战状态,工作节奏就像打仗一样,必须以万全之策,确保万无一失。
至此,一整天的校园观光交流采访告一段落。校园一日,见闻丰富,感慨良多。
其实几天前我就来过学校,因为没带退休证门卫坚决不让进门,必须请示领导才能放行
。在此特殊时期,这种“认证不认人”的制度安排值得称道,惟其如此,才能保障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校园生活的平安顺畅。
祝福天津师范大学,祝福老师同学们。
2021年9月4日 天津体适居
孙瑞祥(Jack Sun)简介:
教授、博士。原任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经济消息报天津记者站站长、天津日报特约记者。
现旅居加拿大多伦多,担任华人头条多伦多通讯社特约记者编辑、多伦多华裔媒体工作者协会(TCMPA)荣誉顾问。